从岭南茶发源地到大湾区“茶罐子”——韶关茶千年兴业史

时间:2023-12-22来源: 天富娱乐注册-登录平台首页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深冬时节,一碗茗茶慰人心。曾获“茶圣”陆羽认证“其味极佳”、治好乾隆暑热的千年韶州茶此时又成了韶关人围炉煮茶的“顶流”。

  今冬以来,韶关白茶“红山银刀白毫银针”“红山银刀白牡丹王”在2023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全国名优茶质量推选活动颁奖典礼”上双双问鼎特等金奖,并获中国唯一一家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字号一级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与展示。近日,“红山银刀白牡丹王”“雾翔牌乐昌白茶”又在“中茶杯”第十三届国际鼎承茶王赛(秋季赛)中收获两项金奖。韶州茶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茶中“顶流”。

  茶,起源于中华大地,上可追溯至神农时期,及至唐代“茶事大兴”,陆羽《茶经》问世奠定了中国茶文化基础。在这本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茶专著中,“韶州茶”赫然在册,由此开启了绵延不断的韶州茶千年文化史、兴业史。

  陆羽在《茶经八之出》篇章中,历数了8个唐代茶叶产区。其中,“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这是岭南茶发源于韶关的首次正史记载。《粤东金石略》载,“乐昌县泐溪枢室为陆羽尝水至此而得名。”表明茶圣确来过韶关。在韶关乐昌西石岩洞窟内,壁刻“枢室”二字至今犹在。

  除了权威典籍《茶经》,“韶州茶”还曾见诸“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诗文。比陆羽晚40年的他,在一次收到韶州刺史周君巢所赠的韶州生黄茶后,欣然赋诗《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书并附当州生黄茶一封率然成篇代意之作》。这说明至少在中唐时期,韶州生黄茶已是韶关佳礼。

  北宋庆历年间,“好竭谋猷居帝右,直须风采动朝端”的韶关名臣余靖,也多次写诗为家乡茶“带货”。《游水南寺》一诗中,“松溪千盖雨,茶圃一旗春”描绘了仁化县水南寺茶园景象。他还曾赋诗描写与韶州知州潘夙(字伯恭)一起采茶、煎茶的乐事。在《和伯恭自造新茶》一诗中,“野圃栽成紫筍茶”等句可见宋时韶州茶园已不鲜见。更有“采撷萦迂”“江水对煎”“一枪试焙”“彩笺贻雅贶”等佳句,再现宋人采茶、制茶、写花笺的雅趣。

  史料记载,到明清时期,韶州府已成为广东重要的茶产区,所辖6县中有4县所产之茶被明朝廷列入贡茶。在广州“一口通商”的历史背景下,韶州府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陆路通道的集散、中转枢纽节点,茶叶成为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产量和出口量居全国第4位。

  伴随着韶关茶业的兴盛,一种融合了粤、闽、赣、湘等地的“采茶小调”“花灯”“花鼓”歌舞表演形式的地方小戏剧种“粤北采茶戏”也在民间流传开来。经过200年的传承发展,粤北采茶戏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至民国时期,韶关茶风大兴。以茶会友、以茶怡情等各类茶事、茶俗走进韶关寻常百姓生活。当时的新闻报纸写道:韶关的茶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西河地区就有“西线”“西郊”“聊斋”等十多间茶楼、茶室。

  茶烟透窗魂生香。一碗茶汤,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积淀着一方水土的人文历史、自然天赋、生产生计。饮茶思源,方知茶味。

  在十里桃花的乐昌九峰山,至今流传着乾隆游江南中暑,喝了此地白毛茶熬成的浓茶汤后痊愈的故事。乾隆所喝的正是当地的沿溪山白毛尖。沿溪山地处云雾缭绕的九峰山境内,大大小小的茶园处于400-800米的山脉中,是乐昌白毛茶的主产地。沿溪山白毛尖茶叶肥厚、条索紧细微曲、身披茸毫,色泽绿润鲜活,一度成为朝廷贡品,被当地人戏称为“皇帝茶”。传说或许有夸大的成分,但对沿溪山白毛茶的历史与品质有见证意义。

  其实在更早之前,乐昌白毛茶就被录入文献。明末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有“乐昌有白毛茶,茶叶微有白毛,其味清凉”的记述。他还曾提及“曹溪茶气味清甜,岁凡四采,采于清明、寒露者佳”。另有清代光绪、宣统年间的《曲江志》《韶州府志》称罗坑茶“色红味醇,经宿不变,功专消暑”可见,韶州茶在明清时期就声名鹊起。到民国时期,韶关名茶辈出,已有沿溪山白毛尖、仁化白毛茶、乳源红茶、罗坑红茶、南华茶、黄坑茶、始兴红娘茶、清水茶等见诸各类文史资料,还有茉莉花茶窨制的相关记载。

  韶关茶为何如此优秀?茶是山的恩赐。韶关地处南岭南麓、北纬25产茶的黄金纬度带,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境内山高雾漫、气候湿润、蒸腾量小、空气中负离子成分高,昼夜温差大及漫射的紫外阳光特别有利于芳香型茶叶的生长。在曲江罗坑、乳源洛阳等森林地带陆续发现大规模古树群落,树龄逾800年,足见韶关茶资源天赋异禀。

  近年来,韶关坚持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把茶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打造“高山”和“有机生态”卖点。2020年10月,韶关发布“韶州茗茶”韶关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有效整合过去小而杂、单打独斗的局面。目前,全市通过QS认证的茶叶企业有23家。几年下来,“韶州茗茶”品牌建设成效有目共睹:乐昌沿溪山白毛尖、曲江罗坑茶和仁化白毛茶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区域公用品牌。8款茶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3个茶叶产区被评为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不愧是岭南茶的发端。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持下,韶关茶历千年而长兴。近年来,我市通过强化资金、用地、人才的政策保障,积极扶持韶关白毛茶等优势品种发展,引导和支持优质红茶区及特种绿茶、白毛茶区等五大优势产区建设。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约9.3万亩,综合产值超10亿元,主产区遍及除浈江、武江外的8个县(市、区),且六大茶类皆有生产。建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国家级产业平台15个,获批建设1个涉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茶叶专业镇和31个茶叶专业村。

  山山不同。各具特色的环境和土壤孕育出“一山一风味”的韶关茶。南岭地区是广东省白茶、绿茶、红茶的生产区,其中尤以白茶最具代表性。韶关白茶产区主要在乐昌市、仁化县和乳源瑶族自治县等。除仁化白毛茶、乐昌沿溪山白毛尖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外,仁化红山还被誉为“中国白毛茶之乡”、广东省十大茶乡。韶关乐昌白毛茶被认定为全国第一批茶树良种。茶树资源与育种团队先后选育出白毛2号、丹霞1号、丹霞2号等国家级、省级茶树良种,今年丹霞8号又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仁化金砂茶有限公司也选育了一株白毛茶良种,韶关已成为广东继潮州单丛、英德红茶之后又一个拥有“粤字号”特色当家品种的茶区。

  韶关白茶中以仁化红山镇出产的黄嶂岭白茅茶和乐昌沿溪山白毛尖最负盛名,二者都曾贵为“贡品”。近年来,仁化县红山镇发展茶叶合作社、加工厂等19家,目前种植面积达1.39万亩,每年产茶约600吨,产值约为5500万元。同时,积极推动“茶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为乡村振兴赋能。在11月28日举办的2023韶关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招商引才推介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也为韶关白茶“打call”。韶关白茶外观优美、白毫满披,内含丰富物质,滋味鲜濡爽口,有天然兰香蜜韵。饮上一口自带兰花香气的白毛茶,似将丹霞春色揽于舌尖,浓、醇、鲜、爽、香,茶中有诗意。连专家学者也对“韶关白茶”区域公共品牌极为看好。

  品完了色白银装的白茶,再来品评红汤味醇的红茶。红茶在全国品类繁多、产地较广。在如此“卷”的赛道中,罗坑红茶凭借“独此一味”的木甜杏仁香红茶成功“上位”。曲江区罗坑镇是“广东十大茶乡”之一,拥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目前已发现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4万多棵。罗坑茶条索紧结、色泽红褐,汤色红浓明亮,滋味浓醇回甘,是南岭地区最早的熟茶。罗坑镇茶园培育出的高山红茶茶叶天生自带杏仁香味,茶叶外形色泽红褐,带烟火味陈香,在泡开后会散发出与杏仁一般的香气,汤色红浓明亮,滋味浓醇回甘。许多第一次喝到罗坑红茶的人都会陶醉在茶叶浓郁持久的杏仁香气里,也正是这种纯天然的香气使杏仁香红茶获得“世界一绝”的美誉。近年来,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罗坑镇发展起大小型茶叶加工企业28家,4000多户从事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采摘、管理、销售等,全镇茶叶种植面积累计达1.2万亩,年产干毛茶260多吨,年产值达9000万元,茶农人均收入可达15000元以上。茶叶产业已成为罗坑镇特色优势产业和乡村振兴支柱产业,罗坑“杏仁香”古树选育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下一步建设罗坑茶区域公用品牌打下坚实基础。

  曲江罗坑镇全镇茶叶种植面积累计达1.2万亩 ,年产干毛茶260 多吨。张伟摄

  放眼茶史,绿茶的生产历史最为悠久。在韶关,出产于“物种宝库,岭南明珠”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始兴绿茶”和出产于新丰县茶业产业园的“新丰炒青绿茶”先后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韶关绿茶的优质“课代表”。近年来,新丰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力促园区茶叶产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成为韶关特色茶叶产业带上的核心辐射源。目前,产业园有经营主体15家,其中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茶叶品牌17个商标;有机产品认证8个;广东省名牌产品9个,规模初显。

  把脉茶产业,力促新发展。上月,韶关正式印发实施《关于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20242033年)》(下称《行动计划》),吹响推动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号角。《行动计划》指出,未来10年,韶关将全力打造“韶关白茶”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33年,全市茶园面积发展至近100万亩,茶叶产量超6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00亿元。让“茶叶子”成为“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群众增收的“金叶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共富未来的“茶罐子”。

  回首过往,韶州茶穿过千年的风霜,从“野圃栽成”到千亩茶园,从小农手作到现代化龙头企业。直到“韶州茗茶”品牌的诞生,一山一味、一路芬芳,造就了一张张香气四溢的韶关名片。而今,韶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从岭南茶“发源地”到大湾区“茶罐子”,韶关茶的千年兴业传奇正待续写。

  ■2023年“粤茶杯”第十五届广东省茶叶质量推选活动始兴“车八岭有机绿茶”获绿茶金奖,“车八岭有机红茶”获红茶银奖

  新丰“禅红红茶”获红茶银奖,“黄礤水云间蜜香红茶”获红茶银奖,“水云间白毫乌龙茶”获乌龙茶优胜奖

  仁化“烟竹红杏仁香”获红茶组特别金奖,“红山银刀白毫银针”“红山银刀白牡丹王”获白茶组金奖

  乐昌“雾翔牌沿溪山白毛尖”获绿茶组金奖始兴“车八岭有机红茶”获红茶组金奖

  ■“中茶杯”第十一届国际鼎承茶王赛(秋季赛)仁化“红山银刀白牡丹王”获特别金奖

  韶关发布客户端简介:提供韶关头条热点、时政新闻、社会民生报道、便民查询等服务。



上一篇:乡村行· 看振兴)湖南新化千年紫鹊界梯田古稻飘香 茶旅文“融”出好光景
下一篇:林龙观点丨困境中的坚守斯里兰卡茶产业科技创新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