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邓名:何以为茶

时间:2024-01-21来源: 天富娱乐注册-登录平台首页

  苏东坡有焙新茶诗云:“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将佳茗与佳人相行并谐,比为人生的至爱和至情。由之“双佳”相依相成,实为人间佳话。苏子在另一首词中又吟“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吟出新茶与新火之新,是要日新又日新,珍惜当下、不负韶华之情,是满满的人生期待。

  茶对于人生,不仅不弃不离,更有茶景如痴如醉、茶情如歌如泣、茶意如梦如幻、茶思如缕如烟、茶语如深如浅的诸多故事。宋人杜耒有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为了探寻这使得生活不同之“梅花”——茶,故作文试之一述。

  茶之为艺,萌芽于汉唐,发展于宋元,盛行于明清。可分为选茗、择水、烹茶、配具、仪式、品饮、茶境等诸多流程。在汉朝时,杜育的《荈赋》要求取水“挹彼清流”;选器则“器择陶简,出自东隅”;煎茶需“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酌茶则“酌之以匏,取式公刘”。唐朝时,陆羽《茶经》横空出世,系统详述茶源、茶具、茶造、茶器、茶煮、茶饮、茶事等,将茶艺文化推进到一个时代高峰。宋元时期,茶艺普及,“日饮而无厌,时啜无不宁”(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成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宋·吴自牧《梦梁录》)的开门七件事之一。宋代流行点茶法与分茶法,更注重茶的意境,陆游有诗为证:“已炊藟散真珠米,更点丁坑白雪茶”。分茶可在茶汤表面幻化出山水、草木、花鸟、虫鱼、文字等各种图案,更具文人情怀和悟道人生。陆放翁有诗云:“取琴理曲茶烟畔,着鹤梳翎竹影间”,已将饮茶与艺术人生水乳交融。

  唐代诗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诗曰:“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与爱茶人共享,以茶煎尘。无由一碗,坐酌出尘,这是何等人生光景?

  明代时,文人茶蔓延,专注真味兴品,高蹈尘上。朱权(朱元璋第17子)在《茶谱》中说:“(茶饮)本是林下一家生活,傲物玩世之事……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练之功。”文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认为“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夜深共语,风日晴和,轻阴微雨,荷亭避暑,小院焚香”等皆为品茗适佳时刻。

  茶艺博大精深,面对每一种茶的冲泡,都有不同的茶艺修持。以现代绿茶茶艺为例,可以窥见一斑。其茶艺流程大抵为:点香,焚香除妄念;洗杯,冰心去凡尘;凉汤,玉壶养太和;投茶,清宫迎佳人;润茶,甘露润莲心;冲水,凤凰三点头;泡茶,碧玉沉清江;奉茶,观音捧玉瓶;赏茶,春波展旗枪;闻茶,慧心悟茶香;品茶,淡中品至味;谢茶,自斟乐无穷。

  就茶叶本性而言,是南方之嘉木,属山茶植物门。相对人而言,其性首先表达为“饮”。人需饮水以解渴,而加上茶,则多了一种解乏、生津、提神、清心等功能。唐人卢仝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七碗茶歌》)这其中既含有茶多酚的作用,又关联了日常生活和哲学本体。

  其次,茶之性为“俭”。《茶经》曰:“茶性俭”。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吾恒有三宝”,“俭”即为三宝之一。“俭”在老子,有虚怀静敛、不耗散精神之义,为内修之德。饮茶,能意会“俭”之本,故能清心寡欲、散淡不争。故茶圣陆羽说:“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其三,茶之性为和。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茶亦如此,集天地之灵气,润阴而合和,妙在转合交融。茶性由五行生克而成,致清导和,自性清明。

  茶与人结缘,天然就暗合了道。唐人刘贞亮《饮茶十德》曰:“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养志,以茶可行道。”可见,古人已将茶与道的关系看得明白了。

  茶道给人以高境,让人从容地面对生活,安静地享受人生。故苏东坡曰:“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明的欢愉,是茶道的大好时光。(邓名)



上一篇:中国茶叶十大品牌docx
下一篇:全国十大茶叶品牌茶叶排名前十名品牌(名称特点介绍)